图书馆志愿服务分队开展爱国主题教育——《我和我的家乡》观影活动

2020-11-09

爱国,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祖国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优秀文化,是切切实实地爱这片土地与土地上的每一个人。为了培养志愿者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校芳草青协图书馆志愿服务分队特于十一月六日晚在东区大礼堂开展集体观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有分队十余名同学以及图书馆学生主管丁菁梅老师。

2020年11月6日晚上六点,参与活动的同学们陆续进场入坐。六点三十分,电影准时放映,电影由五个独立的喜剧单元《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神笔马亮》组成,用诙谐幽默而不乏温情的方式演绎了发生在中国东南西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让同学们在笑与泪中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和国家的富强所带给人们切实的幸福感,也感悟到个人所能够给家乡与祖国带来的巨大的贡献。

《北京好人》将镜头对准在北京漂泊的异乡人,体现出医保体系统的完善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让人们不用为医药费担忧,也表达了亲情的凝聚力,以此展现城市与乡村对人们的关怀始终如一,切实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天上掉下个UFO》则聚焦于大山深处的发明家,农村发明家本想解决贵州多山地理环境的物流问题而发明了一个飞行器,没想到反而被人们错认作UFO,出乎意料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的振兴,也因此改善了村民的生计,并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该单元主要反映出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所带给村民巨大的便利。《最后一课》讲述了一个是乡村教师的故事:本可以调任的教师在艰难的岁月里选择了坚守,长大了的学生在理想实现后选择了感恩。即使过了许多年,身在国外的老教师最放心不下的还是那群浙江千岛湖边的孩子们。乡村教师以自己年华的奉献换来家乡教育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百姓富庶,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孩子与家庭的未来。《回乡之路》的故事背景是陕西,它以西部生态环境改造与开发为切入点,将现在的遍地葱茏与之前的漫天黄沙做对比,赞扬了反哺家乡的企业家,突出治沙建设者们一代一代的坚守、传承与奉献,正是他们辛勤的汗水造就了如今的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乐园。《神笔马亮》关注的则是乡村扶贫干部的抉择。出身于贫穷土地上的画家不顾家人反对,放弃国外知名美术学院入学资格,瞒着家人投身于建设美丽家乡的职业中,最后收获了家人的理解与村民的爱戴。东北的土地上,编织着乡民未来的画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追求。

晚上九点零三分,观影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观看这部电影收获颇丰,并且交流了自己的看法。

杜秋同学表示:“通过这次观影,我认识到了个人的生活幸福是与祖国的繁荣昌盛紧密相连的,没有人们的劳作奉献就不会有家乡与祖国的发展,同样,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便不会有百姓安康的生活,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祖国,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为自己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加入志愿服务分队的杨佩孜同学说:“感觉大家一起看电影的感觉会比自己一个人看的体验好很多,第一次参与分队的集体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强烈的团体归属感,拉近了队员之间的距离,而且情绪出现共鸣的感觉也很棒。同时就电影的情节来看,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最后一课中的范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青葱岁月,他将孩子们的教育放在首位,耄耋之年,他忘记了所有,却没忘记自己教的最后一课,这是最戳中我泪点的单元。”

本次的图书馆志愿服务分队的观影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电影中,一方面有利于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祖国、家乡的变化,培养同学们的自豪感,荣誉感,另一方面可以唤起同学们报效祖国,反哺家乡的意识,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分队队员们的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为祖国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撰稿人:戴飞扬

摄影:丁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