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erald 国际期刊中国作者投稿指南

2009-06-02

From: http://china.emeraldinsight.com/authors/index.htm?part=2

写文章之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工作的研究人员、学者及年轻的硕士、博士生来说,写文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大多数学者而言,发表文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 应聘科研、学术机构——这对于寻求在高校或者研究机构中工作的年轻研究者来说,尤其重要。
  • 取得在学术机构中的晋升机会——在英国,由于高等教育科研评估的存在,高校不仅追求文章的发表数量,而且鼓励教职工在顶尖期刊上发表文章(见商学院协会期刊质量指南www.the-abs.org.uk/?id=257)。
  • 树立学术形象——对于希望通过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广泛发表文章来树立自己的国际学者形象的人士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 提升组织地位——学者发表文章有助于提升所在组织在国内、国际上的地位和科研水平。
  • 自我学习及对知识体系做出贡献——虽然提升个人的学术形象很重要,自我学习及对知识体系做出的贡献也同样是在顶尖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两个重要成果。

了解文章发表(出版)过程

发表过程包括两个主要的部分:写文章(提交前)及修改文章(提交后)。

  1. 写文章的过程包括:收集思想;决定研究主题;阐述研究目标;写出摘要;生成初稿。
  2. 修改文章的过程包括:分析评审人的评语及主要意见; 修改相关的章节或内容;附信说明已经修改的和没有修 改的地方。

写文章和修改文章的过程(评审过程)将在第三、第四部分详细介绍。在这里,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作者需要了解
文章发表过程的复杂性及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图1即为文章发表过程的一个简图:

Figure 1: the publishing process.从 上面的流程图来看,或许你会觉得这很简单,然而实际上文章最终被知名期刊接受以及最后被出版成纸本,通常会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因为这些知名期刊的主编每 天都会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大量投稿文章。在你提交文章之后的三个月内,或许并不会收到主编的评审意见。因此,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制定一个出版计划:

  • 写文章将会用多长时间?——为文章的完成制定一个期限。
  • 什么时候向目标期刊投稿?——为投稿制定一个日期。
  • 如果没有收到主编的回复,在何时提醒主编?——期刊主编通常会忙于其它学术任务,有时候你的文章在邮箱里可能被忽略,在提交文章后的三个星期之内,如果还没有收到主编的首次回复,就应该为自己设定一个提醒主编的日期,这通常是非常有用的。
  • 如果文章被接受了,同时需要进行(细微/大规模)的修改,我要用多长时间进行修改?人们在提交文章之后,往往会将精力和思想从这一个项目“转移”到其它新任务上。
  • 有时候人们会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重新将思想“转回”到这一项目上开始进行文章修改。因此,为了尽快完成这一修改过程,为自己设定一个期限是至关重要的。
  • 如果文章被退稿了,重新修改后,是继续投稿给同一本期刊还是投向其它期刊?——花费了几个月的辛勤汗水 而写成的文章被退稿是令人非常失望的。但是,还是 要尽快做出如何继续下去的决定,而不是将这篇文章 弃之一边。

了解文章的出版过程对于制定一个全面的出版计划、管理文章出版过程是非常有用的。通常来说,学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仅仅是如何写文章,还有向哪里投稿的问题。因此,确定、选择最适合的目标期刊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确定最相关期刊及内容

选择正确的目标期刊需要一些市场调查。首先可以对期刊名进行广泛的浏览,你通常可以从中看出这本期刊的主题、专业、选题范围等。

在敲定了与你研究领域相关的若干期刊后,你需要仔细阅读各期刊的内容、文章格式及主编设定的主题范围。这样,你就可以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到将要开写的文章格式及研究主题上。

每位作者都不想将宝贵时间浪费在投向与自己的研究领域不相关的期刊上,同样,主编也不愿意浪费评审人的时间去评审那些质量很差的文章。因此,仔细阅读期刊的主页是非常重要的,期刊主页会详细说明期刊的目标、广泛选题领域等。图2是期刊主页的一个示例。

光了解了期刊的选题范围是不够的,你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阅读这本期刊的一期或几期,以确定研究发展的趋势和这本期刊特有的写作格式。通过阅读该刊的文章和研究争论,你还可以从中确定其未来的出版意向和研究趋势。在寻找、阅读最合适的目标期刊时,你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作者都是哪些人?
  2. 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定性的还是定量的还是案例分析?
  3. 主要的争论/ 辩论领域是什么?
  4. 文章是基于实证数据还是理论看法?
  5. 这些文章的主要结论是什么?
  6. 从主编那里有哪些有关专刊(Special Issue)的信息?(通常在编辑版块)

规划和组织

在研究项目成功完成后,将结果出版、向外界公布出来是非常有意义的。然而,在动笔写文章之前,还需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主题选择和支持材料

正 确选择适合的主题以及从研究领域内的众多原始数据 中选取支持材料是所有研究能够“上榜”的基础。对于那些由相关研究机构或组织资助的大型研究项目来说,我们并不建议你将其主要研究结果及概要局限到一本期 刊上,你可以将这个研究项目分成多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聚焦于不同的主题,持有不同的实证证据以支持文章的观点。

自己主笔还是合作写作

究 竟是自己主笔还是与其它同仁合写文章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果是自己主笔,你则需要对研究项目的所有过程——从着手研究到文章的最终写成负全面责任。当然,同 时你也是此知识产权和此研究带来的知识的唯一所有人。然而,单独写作越来越少的趋势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你如何保证文章的质量,如何分配资源以及如何组 织写作过程等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另外,研究是一个通过谨慎、系统的思考对现有理论和实践重新架构的过程,而创新思想则更可能通过同行评议、学者之间的反 馈与持续互动来达成。从这一方面讲,可以考虑与别人合作写文章。

合作写文章

对许多希望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中国学者来说,与 来自于英语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有经验的作者合作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你不仅会在提高英语文章的质量方面受益,同时你还会获得在另一个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从事研究项目的宝贵经历。同西方作者合作还能帮助你:

  • 进入国际学者网络
  • 提高你的国际学者形象
  • 深化你从事不同研究项目的知识
  • 学习其它的学术文化

学 术合作并没有固定的形式或规则。学者个人通过合作研究进行资助申请者、从事比较研究、交流或开发研究思想往往都会有不同的形式。虽然与西方作者合作听起来 非常吸引人,但在这方面,中国作者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共同责任、不同文化意识、交流障碍、研究问题上的意见不合等。

合作研究的挑战

合作研究面临的挑战多种多样,但最基础的主要还是围 绕着信任和责任这两大问题。

信任意味着你相信从这一合作中得到的知识要比个人研 究丰富的多。因此,你需要积极的与他人分享你的知识, 同时也要积极的接受别人的思想。发展信任关系不仅需 要时间,还需要合作者之间的相互理解。

共同责任要求每位作者都要为出版过程及文章的最终版 本付出努力。通常来说,第一作者负责文章的撰写、修 改、提交文章的最后版本接受评审,其它合作者负责收 集数据、讨论研究内容以保证作品的质量。在涵盖了众 多主题的大型研究项目合作中,撰写基于研究项目的文 章时,在其它同仁的支持与合作下不同参与者将担负第 一作者的责任。

由于不同的学术文化,有时会产生交流障碍。理解不同 的工作方式并没有捷径可寻,但这里有一些小提示,欲 与西方同仁合作的中国作者可以借鉴一下:

  • 要搞清楚各自需要做什么,并及早达成一致
  • 对工作时间表,包括任务和期限,进行协商以取得一 致意见。
  • 好倾听和接受不同意见的准备
  • 你持有合理、正当的想法时,要直接坦率的交流
  • 严格遵守设定的期限
  • 不要过分敏感

时间安排

要保证研究活动在出版期限内完成,制定一个研究进程 时间表是非常有用的。提及项目的进度,对于研究者来 说,甘特图(Gantt Chart)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见 表1的示例)。

Table I: Gantt chart for a research project.

遵循Emerald格式之作者指南

Emerald为投稿文章设定了专有格式,对文稿的要求包括:

  • 文章长度:通常在4,000到6,000单词之间
  • 字体:12号字体,双倍行距,25mm 边距
  • 简短的自我介绍:包括全名、单位、职称、Email地址、详细的国际联系方式等。
  • 文章题目
  • 作者名字及联系方式
  • 不超过250个单词的结构式摘要
  • 文章主体的格式
  • 参考文献格式
  • 附录
  • 表格/图形

更多文稿要求信息可见:

http://info.emeraldinsight.com/authors/writing/index.htm

中西学术风格之不同

由 于受各自社会、政治、文化及各国机构发展状况的影响,中西方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中国文化更倾向于集体主义,而西方文化则倾向于个人 主义。中国人重视团体工作,非常注重与同事的个人关系,通常会尽量避免出现不同的意见以防止引起潜在的冲突;相比之下,西方人更注重“事实”与“真相”, 这通常会被人理解为不关心个人关系。与西方人相比,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交流方式比较含蓄而较少直接。在西方,Email已经被普遍看做日常工作中最主 要的交流工具,而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则注重面对面的交流或电话交流。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老师怀有极度的尊敬之情,学生通常不会在课堂上与“尊敬的”老师进行辩论。因此,在撰写学术论文时,通常不会对知名学者的著作有太多异议 及批判分析。这样,由于这种在中国语言环境下的特殊的含蓄交流方式,导致了学者“以中国思维进行英文学术文章的写作”。西方学术鼓励在文章的开始就清晰的 列出观点,之后紧跟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数据/分析/讨论等。然而,有些中国学者却以中国的思维结构来撰写英文文章。

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学术非常重视研究的“客观性”和“独立性”,观点的论述和结论皆是出自于批判性分析、严密的逻辑设计以及对整个项目的组织,而不是凭着个人的感觉和推理而得出的结论。

要想提高在国际期刊上成功发表文章的几率,构建合适的学术风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于期望提高自己的国际学术地位的学者来说,尽量多的读一些西方学术期刊、不断的练习和实践用英语写文章是至关重要的。